2023/02/13 10:12
本期课程学习收获
● 如何认知、挖掘乡村的资源特色,找到自身定位
● 乡村休闲旅游与农村经济互动持续发展模式与对策
● 政府、开发企业、村集体、村民,如何彼此联动,盘活沉睡中的乡村资产
● “实现理想、顺便赚钱”,如何计算乡村旅游投资盈利性及回报周期?
● 房屋、土地、人力.....乡村资产如何评估
● 投资乡村旅游,项目业态规划和商业模式设计是关键
● 乡村IP如何打造?
● 乡村一、二、三产业如何实现融合发展?
● 突破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的瓶颈,让村民变成乡村旅游运营的主力?
● 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乡村管理和游客体验的提升?
乡村振兴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大力发展中,乡村旅游迎来了新时代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根据国家旅游局统计材料,截至2017年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已接近21亿人次,营业收入超过6200亿元。乡村旅游在解决三农问题、拓展农业产业价值链、助力脱贫攻坚、城乡统筹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已成为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引擎。
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历年趋势
我们注意到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还存在着如基础设施薄弱、土地使用不合理,产业规划盲目无序,开发急功近利、文化空心化、村民利益边缘化等诸多问题,严重制约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农学谷商学院举办 “从开发到运营”——乡村旅游高级研修班系列培训课程,共同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课题一
乡村振兴下的乡村发展新机遇、新趋势
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起草人,美丽乡村建设评价国家标准审定专家组组长,参与了农业部美丽乡村工作的框架设计和政策制定。历任农业部机关刊《农村工作通讯》常务副主编、《农民文摘》主编、传统村落保护中央督查組组长、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主任等职,兼任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乡村发展专委会执行秘书长、中国城市科技研究会景观设计学与美丽中国建设专委会创会委员、中国美丽乡村联盟召集人等。
课题二
如何做好乡村旅游的顶层设计和商业模型
中国农民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全国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执行主席,"乡村人才振兴计划"发起人。2006年北京市首批大学生“村官”,3年期满考入政府,6年后辞职投身城乡规划策划行业。12年来,她从村庄、政府、规划院、社会组织、创业企业、培训机构等不同角度参与村庄建设,曾为北京、河北、山东、江西、江苏、海南等十余个省市的镇村和产业园区做过策划与指导,为北京、吉林多地基层干部做过专题授课,致力于为乡村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和系统支持。
观点分享:陕西袁家村 / 中郝峪村
乡村旅游的顺利开发,组织模式至关重要。例如:陕西袁家村在完全市场化的条件下,用产业化和合作社的形式把农民组织起来,发展成为“关中第一村”;浙江鲁家村采取“公司+村+农场”的新模式,引得总额20多个亿的投资商纷纷入驻,成为七部委选中的“首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山东中郝峪村践行“三变模式”,以轻资产运营实现人均纯收入20倍的增长,并实现了全村全年免费“吃食堂”…这些村庄的成功,无不源于成功的组织模式设计。要做好乡村旅游开发运营,在这方面,你准备好了吗?
课题三
因地制宜的乡村旅游策划与落地性规划要点
从业10年来,致力于休闲农业与创意农业、民宿规划设计、旅游规划与产业政策、古村镇旅游与乡村旅游等业务领域。成功规划过甘肃武威马踏飞燕大景区、北京“桃花深处”汽车营地、皖西大裂谷——大别山石窟景观等50多个项目的规划与景观设计。近年来致力于通过农文旅规划的编制、旅游项目的推进,向政府和企业提供规划、营销、招商引资和运营管理等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案例分享:蜗牛小镇
密云蜗牛小镇位于密云区北庄镇朱家湾村,密云水库上游,清水河畔,位于国家二级水源保护区内,占地面积200余亩,其中农业面积160亩,林地50余亩,拥有蔬菜大棚62个。土壤改良十余载,灌溉用水达到饮用标准,绿色食品认证基地。秉承着“自然是最好的学校,教育无处不在”的理念面向2-12岁热爱自然的家庭客群,结合古老的农耕文明和德国自然和森林教育研发了一系列的自然活动体验和课程。
课题四
“吃”出来的乡村旅游
餐饮业离不开柴薪烟火缭绕,可身为餐饮人的王云身上却自有一股雅致与精细的文人之气,每每谈及菜品、食材、工艺,他都见解独到,点评入木三分,他著书立说,研究中国餐饮的历史文化、烹饪技艺的传承与发展。连续多年,王云倾其所学,他用脚底板去丈量广阔的农村大地,用专业的技术和创新的思维帮助京郊休闲农业提升餐饮经营水平,打造京郊餐饮精品,帮助农民创造不俗的经济效益。
课题五
三变模式,破解乡村发展难题
在他的带领下,中郝峪村全体村民参与入股,发展乡村旅游,使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的贫困村发展到人均收入38000多元的富裕村。赵胜建同志是80后中突出的创业典范,曾先后获得“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山东省五四青年奖章”、“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农村青年创业伙伴”等诸多荣誉。
实践案例:郝峪模式
位于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池上镇中郝峪村利用全村山林、土地、房屋、责任田、承包权等进行经营权入股成立公司,完善了一二三产业机构框架,对全村所有经营性项目制定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分配。14年间,从年人均纯收入仅有1800元、村集体负债8万元的穷山村,到年人均收入达3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50余万元的富裕村,这个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郝峪模式”也被称作是“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成功范例开始向全国各地进行推广。
课题六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运营诊断
资深媒体人,高级园艺师,曾担任《中国农业信息》杂志主编。2015年创办农学谷,并在国内首次提出休闲农业经理人的培训课程体系。该机构目前已培训学员超千人,已成为国内专注于休闲农业领域实战培训的第一品牌。
课题七
乡村项目考察及分享:盘活乡村沉睡资产
2015年创办隐居乡里平台,专注乡村沉睡资产的盘活运营。2015年底落地经营第一家以当地农民为主体的精品民宿——山楂小院,探索出一套民宿促进乡村发展的共生模式与在地化运营体系,并迅速获得市场认可,成为国内乡村建设运营领域的标杆。
下虎叫村-——山楂小院
下虎叫村书记张有旺,1981年在邯郸参军,82年底退伍后,先后与人合作自行创业,2010年衣锦还乡的张有旺,接手还处于贫困线上的老家下虎叫村,立志要带领乡亲们共同发家致富。2015年,与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结识,引入高端民宿“山楂小院”,仅仅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成功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打通了乡村发展的命脉。自此,下虎叫村在张书记的带领下,开始了高端民宿+高精尖农副产品销售的新乡村发展模式的探索,并最终实现完成了村庄的初步脱贫致富愿景。
1 乡村政策扶持资金申请
2 休闲农业和田园综合体创新经营模式项目路演
3 项目诊断及点评
▌点评嘉宾 ▌
主办单位:中国农民大学 / 北京新农人技术培训中心
承办单位:农学谷商学院
授课时间:2018年12月7-9日
授课地点:北京·农业农村部
联系 麦老师 报名 & 咨询具体行程
联系电话 18612899333
往期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