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2/13 09:51
没有文化的乡旅项目,就像一个空洞的花瓶,没有根基、没有韵味、没有回味。但是,一味强调传统文化的乡旅项目,又像是一个活在套子里的老学究。那么,在传统文化的打造中,如何把控边界?或者说,乡村旅游到底该卖传统的大碗茶,还是小资的猫屎咖啡?
我们发现,真正把“咖啡”和田园风光柔和的庄园,要远远比“大碗茶”和自然景色结合的项目,更受游客欢迎,生意更好。不管是台湾,还是乌镇等国内案例,大都如此。
事实上,只有把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审美结合起来,才能够产生新的生命力。所以在乡村旅游中,文化打造最大的痛点和难点,不是对传统文化的挖掘,而是对现代消费的理解,以及如何让其嫁接。
那么,如何将咖啡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让咖啡成为乡村旅游的特色产品?让城里人愿意跑几个公里去乡下喝一杯咖啡?12月,走进四川德阳,走进已建成20余家咖啡馆和家庭农庄的高槐村,与专家一起学习乡村咖啡馆的设计、适合乡村的咖啡品种、与之匹配的餐点、咖啡设备的选购与投资预算、适合乡村的咖啡产品营销模式等。
2019年12月23-24日
四川・德阳・高槐村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人民政府 主办
北京袈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中国农民大学 农学谷商学院 承办
《乡村咖啡高级研修班》
产品定位+投资预算+产品营销
到乡村开咖啡馆,实在是明智的选择!
报名 / 行程咨询
麦老师 / 18612899333
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直接报名
此次“知识下乡”是袈蓝公社为推动高槐村软实力建设所策划的系列培训课程之一。也是德阳市旌阳区政府对于“众创共建,赋能乡村”发展建设理念的又一落地实践。通过与中国农民大学、农学谷商学院的在地办学,以高槐为主场,把知识带到乡村一线。让课程与场景相结合,让参与者在学习最专业前沿的方法论的同时,在场景中以实战的心态去思考与消化。
课程合作伙伴
中国农民大学成立于1985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亲笔题写校名。30多年来,以培养农村创业人才为主要任务,以农业企业家、创新型农民为主要培训对象,培养了50多万人,其中在全国近100个市县培训近15万人。
作为袈蓝文化的战略合作伙伴,农学谷商学院成立于农业从传统的种养方式向一二三产融合这一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是为中国培养高端农业投资及经营管理人才的商学院。专注生态农场、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业文创、乡村民宿、互联网+等经营型领域的教学与实践。从2015年9月创办至今,已完成专业培训课程40余期,有来自政府、开发商、投资人、农场主、运营商、规划设计等行业的2000多名学员参加学习。以经过检验的实战案例教学为特色,汇聚业内超百位一线实战专家组成强大的师资力量,基于现代农业企业管理实践,按照系统化、模块化的国际标准打造培训课程。面向管理者提供有助于提升管理水平与技能的专业课程,在满足全方位培训需求的同时确保实用、实效。通过创新的教学形式,培养农业项目操盘手及相关产业链实战高管。
导师/专家阵容
擅长领域:咖啡培训、品鉴杯测、手冲咖啡
服务案例:
北京归原乳业线上平台销售总监
壹滴非洲卢旺达咖啡豆中国区总代
中国精品咖啡学院
SCA高级咖啡师
星罗咖啡讲师兼北京事业发展主理人
擅长领域:咖啡萃取技术与咖啡设备维修保养
服务案例:
中国职业咖啡师技能鉴定中心在职考评员
卡伦特咖啡机设计顾问、咖博士咖啡机设备萃取顾问
主要著作《中国职业咖啡师技能鉴定教材》
威仕特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工程部经理
ELEKTRA认证咖啡机工程师
LAVISTE认证咖啡机工程师
SOFIA认证咖啡机工程师
星落咖啡讲师兼品牌主理人
擅长领域:意式咖啡制作,花式拿铁
服务案例:
青岛不厌生活咖啡店主理人
青岛zoocoffee吧台长
星罗咖啡咖啡培训师
中国职业咖啡师技能鉴定:高级咖啡师
2019年威士特咖啡师大赛亚军
本期培训安排及课程要点
课题一
咖啡师认证学习内容
课程要点:
❶咖啡历史、咖啡豆介绍
❷咖啡的萃取
❸顾客服务技巧/清洁
❹感官技能
课题二
半自动咖啡机讲解手册
课程要点:
❶了解半自动咖啡机
❷咖啡机介绍
❸机器的安装、使用及保养工作
❹机器常见故障
课题三
咖啡师萃取拉花培训
课程要点:
❶咖啡萃取原理
❷咖啡研磨、冲煮浓度
❸不同咖啡的标准
❹打奶、拉花技巧
课题四
咖啡拉花比赛
课程要点:
现场制作,展示咖啡拉花
课程合作伙伴
袈蓝公社,是在袈蓝建筑 “更好地服务乡村文旅度假项目建设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衍生出了的以“新田园主义实践者聚落”的定义的新农人服务品牌。并在2017年注册了商业主体“北京袈蓝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新型城镇化项目和文旅度假类型项目建设过程中和建成后的运营推广、优质产品内容资源链接与农产品的文创开发。
袈蓝公社为更好地服务当地,2018年起以实体落户项目,成为乡村里的“新农人客厅”与“业态模型实验室”。在袈蓝公社的实体空间内,通过对“咖啡馆”、“书店”、“市集”等不同交流场景的植入,为投入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新农人提供交流的场所与展示的舞台,激发创意,展示成果。至2019年底,将在大陆、台湾完成7个实体落点。
与此同时,袈蓝公社通过活动组织、当地体验产品研发和农产品创意提升等路径,服务乡村赋能。为乡村集结业态,集结人才,集结智慧。最终,为当地人留下理念,留下方法,留下标准,让本地人成为乡村发展的主角和持续动力。